【创建国家第四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】76岁老党员和他的红色教育文化大院
发布时间:Jul 16, 2020 | 作者:伊犁日报
在尼勒克县喀拉托别乡萨依博依村有一个特殊的红色教育文化大院——这是一位对党怀着特殊情感的老党员托勒甫汗·木拉提汗40年如一日坚持收藏红色藏品的展示基地。
走进大院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用毛笔书写的“党在我心中”五个大字,这是托勒甫汗·木拉提汗红色情结最直接的表达,还陈列着不同样式的毛主席像章29枚、语录诗词选编24册、老一辈革命家标准像30多张及老版《人民日报》《新华日报》等报刊50多份。
今年76岁的托勒甫汗·木拉提汗是一位哈萨克族退休老干部,担任过萨依博依村党支部书记等职务,曾获得“先进工作者”“优秀党员”“民族团结模范”等26项荣誉。
作为一名有35年党龄的老党员,托勒甫汗·木拉提汗一直无比珍惜这份荣誉,在日常生活中,充分发挥着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。他向孩子们展示自己收藏的毛主席纪念品,讲述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丰功伟绩,有新收获时也会和家人分享。在他的影响下,孩子们对党也有特殊感情,一家人都以加入党组织为荣耀,全家7口人有5名党员。
从小就过苦日子的托勒甫汗·木拉提汗将自己的红色情结通过教育基地形式展示给各族群众,今昔对比,讲述生活变化、宣传民族团结、弘扬爱国热情,增强少数民族党员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、自豪感,激发少数民族党员群众爱党爱国、立志图强的坚定信心。
2015年3月,托勒甫汗·木拉提汗在“访惠聚”工作队的帮助下、在家人的支持下,将视为珍宝的收藏品一一陈列出来,把自己的家打造成红色教育文化大院。他说:“我现在虽然退休了,但永远不退党,我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党的各项工作增光添彩。建立红色教育文化大院,就是要把党的惠民政策传递给基层农牧民,把革命故事讲给年轻人听,让后辈继承共产党的优良传统,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,维护民族团结。”
前来参观文化大院的各族党员群众、学生络绎不绝。只要有人来参观,托勒甫汗·木拉提汗就主动担当义务讲解员,生动细致地讲述每一件收藏品背后的动人故事。如今,红色教育文化大院有了一定影响力,一到展览的日子,不光是本村村民,邻乡邻村的各族群众也都赶来观看,成为尼勒克县的“红色教育基地”。自成立以来,先后有2万多名全县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学习,还有周边县市的群众慕名而来。
托勒甫汗·木拉提汗在守护红色教育文化大院的同时,还不遗余力发挥余热,履行好党员职责,当好民族团结传播者、群众的引路人。2001年6月,他退休后,义务担任萨依博依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,20年如一日不厌其烦地为村民调解纠纷60余起,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,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。
托勒甫汗·木拉提汗还积极发挥草根宣讲员作用,用小事情讲清大道理、用身边事讲实硬道理、用新角度讲透老道理、用土教材讲活新道理,广泛宣讲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、民族团结政策,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“农家金话筒”。在宣讲每项理论政策前,他都戴上老花镜,先学一步,吃透精神,理清脉络,将《人民日报》《新疆党员报》等报纸里面的每一项国家惠农利民政策都剪好,逐一粘贴到一本小册子里。现在老人的公文包里有8本这样的剪报本,平时他就揣着这些剪报本,走街串户,和各族群众拉家常、聊心声,及时了解基层群众的所思所盼。多年来,他义务宣讲党的惠民政策、法律法规及民族团结知识62场次,受教育群众达1万多人次。
特约记者 张伟民
责任编辑:马艳